LED植物灯不同波长的光谱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不同,波长在400~720nm左右。400~520纳米(蓝)光和610~720纳米(红)对光合作用的贡献最大。520~610nm(绿色)的光被植物色素吸收的比例很低。
LED植物灯具因其光质准确、可人为组合调整、单位功耗高、植物补光效果好、运营成本低(超省电)等诸多优点,深受世界农业科研院、智能植物工厂等欢迎。
植物生长过程一般包括种子萌发、展叶期、开花期和结果期,实现从种子到幼苗再到成熟植株的转变,我们可以通过定制LED植物灯光谱,缩短作物的生长周期。
当光照射到植物上时,光能就被叶片叶绿体中的色素捕获,吸收了大部分的蓝光和红光,因此在不同的环境中,植物在长期的适应和遗传中形成了不同的适应策略,才有阳生植物、阴生植物和耐阴植物之分。
所针对的目标器官不同,采用的LED植物灯光谱也不一样。例如叶菜类栽培,我们所需的是叶片,而茄果类则是针对果实,根茎类所需的是块茎部分,目标器官不一致,生理和生物学特性上差异较大,光谱也可能存在差别。实施者目的的不同,光谱也不一样。例如通过适当增加LED植物灯的远红光含量促进提前开花,利用紫外光提高次生代谢物质含量等。繁殖方式存在差异亦会影响光谱的运用。例如组织培养、扦插、嫁接、基质栽培和水培等繁殖方式存在较大差异,会影响光谱的选择等。
让我们看看LED植物灯光谱范围对植物生理的影响。
280~315纳米:对形态和生理过程的影响极小。
315~400nm:叶绿素吸收少,影响光周期效果。
400~520纳米(蓝):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吸收率最大。
520~610nm(绿):色素吸收率不高。
610~720nm(红):叶绿素吸收率低,对光合作用和光周期效果有显着影响。
720~1000nm:吸收率低,刺激细胞延长,影响开花和种子发芽。
>1000nm:转换为热量。
不论是哪一种需求,耀嵘科技自主研发的针对叶菜栽培、茄果类栽培、药用植物栽培等方面的 LED 植物灯种类多样,在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、缩短作物生长周期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果。